在講衣服前先讓我們看幾張圖。
OK有發現共通點嗎?
他們大部分衣服都黑的灰的深藍色的。
實際上大陸其他地區也差不多。
雖然不知道為啥,也許是一種流行,但是至少待在北京這幾天深深覺得空氣品質真的很糟。
整個大霧,實在不知道是天氣,還是內陸吹來的風沙,或是污染。
如果只說污染,我觀察到的是污染源是汽車、以及建設中的工地。
什麼地方隨時都建在建設,即使部分工程會圍上紗縵,但大部分是是赤裸裸的就建了起來。
拆的碎屑、建的材料水泥全都堆放在路邊,幾乎沒有任何標示或圍欄,所以你不小心可能就走進去工地了。
這種狀況尤其發生在公共建設上,財團建房子就不會這樣。
所以在上海看到大家毫不在乎的把自家衣服晾在門外給大家看的景象,北京是看不太到的。
我想那是因為量在外面會比洗之前還髒...= =+
不過天氣好空氣佳的時候還是會看到大家拿棉被出來曬。
衣服的樣式,畢竟很多衣服都是大陸代工,樣式不少。而天氣比較冷,各類羽絨衣更是非常發達。
不論你裡面穿的多華麗,走在路上先看到都是羽絨衣,所以單看羽絨他們的款式是比較多變的。
我們住的民宿附近,就有訂做的店,門口擺的樣品有什麼漸層的啦花俏的設計,讓我覺得真的會有人穿嗎XD
相對之下他們的羽絨衣比較便宜,根據電視的採買報導大概150RMB就可以挖到超級好東西,不過真實度就有待確認了。
一般路邊小店的韓日系服裝,價格大概在75RMB左右,其實跟台灣網拍價格是差不多的。
而像是uniqlo賣的東西跟台灣店是一模一樣的,換算起來價格也是一模一樣的。
也許是因為看的是前街,整家店氣氛也很不錯(跟台灣一樣),不像去上海南京路的uniqlo簡直像超級市場,大量花車堆滿未折的衣服= =
其他像是ZARA或是H&M之類的店也都沒少,H&M的小禮服大概200-350RMB就有了,果然是國際平價,某人在吃糖葫蘆的時候我就跑去選了一件且勸敗成功。
另外像是北京布鞋,樣式簡單大方穿起來軟暖的實在讓我很心動XD經過3次都一直在看,最後還是敗了一雙,我買的是内聯升製造的零碼特價品68RMB,像是其他新品大約170RMB,價格也跟台灣買布鞋差不多。
其他像是帽子,流行的款算起來價格也是跟台灣一樣甚至更貴一點,SO..
我們的民宿,看到是老人院改的有點嚇一跳,不過很乾淨,用卡片進出也很安心。
再來說住。
一般去大陸大家建議住的連鎖商務酒店,如家啥的一晚也要240RMB,因為不能加入會員不好訂也拿不到折扣,最後我們住的是陸遊版推薦的民宿,3人房一晚200RMB。
撇開旅行住宿費的問題,這一段講的還是跟錢有關。
在路邊的徵人啟事,一般店員的薪水換算成台幣大概是14000-16000元。而一個小小的房間租金是4000-8000元(便宜的當然要付出相對的交通時間和交通費),也就是說住宿就是他們一半的薪水了。
所以很多店特別是餐飲店,可能薪水只給1400RMB但是包吃包住。
雖然說星巴克的價格比台灣貴10元,POKEY等零食也差不多30元(我一定要說就是德芙金沙在那邊不但一顆就是貴5元,而且還每家店都有上鎖專櫃是哪招...),但是單說食物還是比台灣便宜,20元就可以吃飽。
小老百姓生活只能說過得去,但是可能存不了什麼錢,更是買不起房。
換算成台幣一間房子(沒寫地點坪數,只是地鐵的廣告)350萬台幣。只當店員的話100年也買不起。這跟前年去上海,看到的狀況是差不多的。
物以稀為貴,但是看電視節目說,北京的空房率極高...一整個泡沫。
當然在台北22000的基本薪想要買房子更是天價,現在看到說要開放讓大陸人來買台灣的房子,簡直想掐死是哪個人說要開的,名副其實的賣台...
最後說行。
先說一般人使用的電動車好了。基本上大城市是禁機車的,好像是環保之類的國際觀感問題....SO北京的街頭沒有機車這種"不環保的落後工具"(機車黨請不要討伐我,這是大陸人說的我只是原音重現)價格便宜的1000RMB,超名貴的的大概5000RMB,其實跟機車差不多。
因為是蓄電的並不是直接耗石油,一次大概能走30-50KM,所以說比較環保...?
不論如何大家如果不節省那世界的石油很快就沒有了。
也許是因為電動車對他們來說就是自行車,一般的腳踏車數量就比我刻板印象中的來得少,但是依然很多人在用,特別是三輪車買賣真方便。
然後是公車,那邊叫公交車,如果使用儲值卡,那麼一段是0.4RMB,沒卡就是投幣要2RMB,原本打定主意要買卡的最後找不到卡哪賣就放棄了。
公交車不是一個很方便的東西,可能因為部份公車是吃電的,只能在有接天線的地方活動,加上路線分區非常明顯,常常要轉車。
就像碰碰車有時候會有火光....
再加上北京人又很多,除了擠之外就是擠,尖峰時間上下車也慢,整個痛苦。幸好這次沒用很多次公車,不然會瘋掉。
沒坐很多次公車是因為最後都坐計程車計=出租車。
價格是10RMB起,超過3公里以後每公里跳2RMB,基本上除了機場來回,我們坐的價錢都在30RMB以下,每天走路實在是太累了,3個人共乘,一人也才50台幣實在沒必要省那個錢去擠車又浪費時間。
基本上北京的計程車都是大公司比較多,素質都不錯,開起來穩也不會多繞路坑錢,發票也一定會給,我給予很高的評價。
可是叫計程車=打車這件事是個苦差事。
我們常常在路口打不到車,往往要耗費10分鐘打車,因為每輛車都有人!!!...最慘的就是消失的第九號天階事件。
這一個悲劇就是我們從秀水街一路走到世貿天階,因為地址是光華路9號,可是右轉走到光華路怎樣都沒有9號...只有一個建設中的空地,從秀水走過來也要半小時,798走一天本來就很累了...我也只能很無奈的唱八千里路的主題去。後來想說坐計程車回去好了,可是怎樣都攔不到空車,在路邊攔了40分鐘後來去路口安全島上攔對面車道的左轉快車道的車才終於有車...結果往前開200公尺就是世貿天階(我印象中不需要右轉,按地址走反而鬼檔牆)....就一整個悲劇。後來我們稱此事件為"消失的第九號天階"做紀念,結束這糾結的一晚(默)
根據211房的姊姊姊說,那是因為北京的師父(司機)生活比較不好,多半住在北京的西部或南部,所以我們在東部北部房價比較高的地方,計程車少就不好打。
大概打了10次左右的計程車的經驗中,確實有遇過2次拒載,一次是師父肚子餓要吃飯了還一次是有事,不過態度也都還算委婉,也還算可以接受啦...
順便講下車子整個坐起來很輕,感覺鋼板很薄...=.=不過市內車速快不起來就還算有安全感。
每站行車時間是3分鐘左右,也就是說10站就半小時了還不算上下車擠人的時間。
地鐵進去都有安檢,反正包包要給他們照就對了,排除輻射問題,也才幾秒是還OK啦。
尖峰時刻大概每個門都有疏導員,確保擠車的安全....是的在上下班尖峰時間擠車非常危險,說有多危險,就有多危險。因為人太多了,每一班都很擠,不然下一班要等3分鐘也是這樣擠,所以眼前有車他們會盡量擠上去,就在這擠車的數十秒秒,套句阿楓說的"各種忌妒羨慕恨"都會上演。
舉例來說我第一次擠上地鐵其實不太清楚是怎麼擠的...因為我是被推上去的(下車後腰都快散了)。車廂內沒有行李架,天井也比台灣日本的捷運地鐵來得低,腳都可能離地了,所以人貼住人是很普通的事。因為有可能會擠不出去,往往在還沒到站之前就會有人問你要不要下車,示意你把靠近門的空間讓給他站。
北京空氣很差,偶爾會遇到有人在車上吐痰。即使是如此容易感冒的秋季有人開始咳嗽,車上卻沒人戴口罩。種種顯示尖峰時間地鐵很可怕,不過畢竟討生活就是這樣啊。
最後講11路。
在北京走路,其實很舒服,特別是天氣好的秋天午後,16度的空氣曬著暖暖的陽光,剛剛好的怡人。
超級瑪俐雲啊上面肯定有金幣的
不過還是會遇到一些困難,除了路很長,就是人行道的問題了。
首先要知道,人行道不是行人用的,通常那是停車的地方。
路上幾乎沒有黃金,也不常看到野狗,看到狗多半是有人養的出來蹓....更沒看到貓(除了藝術園區裡),所以地板只要注意痰就好了。
然後是過馬路,雖然車子會按照紅綠燈行駛,但是部份腳踏車和行人根本沒在看路,甚至是逆向,這些都是過馬路的時候應該考慮的。
晚上的話要注意,街燈是給車子用的,所以伸長的燈照在馬路上,人行道旁邊要是沒有商家,就黑漆漆的。
因為我有過長時間走路的經驗,所以這次準備的鞋襪很足夠,都沒有起水泡或是長繭,還挺滿意這次走路的部份。
以上!